2025年9月29日上午10点,菠菜网站
桐荫读书社第一期读书交流活动在菠菜网站
图书资料室顺利举行。本期活动以“书写人格:笔墨间的风骨与性情”为主题,曹亚彬院长、王文清、赵蓉等老师出席本次活动,周柳伊老师担任主讲人。

活动伊始,周柳伊老师介绍了桐荫读书社的由来与发展历程。读书社旨在延续纯粹的读书交流氛围,让菠菜网站
成为有温度的思想家园。桐荫读书社将围绕“分享与成长”开展活动,内容涵盖生活、文学、书法、哲学等多个领域,计划邀请校内外学者与优秀学子参与,并开放线上报名通道与学生主持申请机制,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表达与组织能力。
在学生分享环节,六位同学结合研读经典,多维度解读书法文化。张艳芳同学以《与书法相伴的生活》为引,分享从初识书法到领悟其为“生活方式与修行”的心路历程,还结合祝允明《晚间帖》、张大千书法菜单等案例,提出了“书法可融入日常交流”的独特见解;范雪娥同学围绕《战国书法研究》,系统梳理了简牍帛书的形制、构图与装饰特点,辅以实物图片,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了战国书法的多样性;张晟源同学依据《中国书画美学史》,从“骨、筋、肉、气”四维解析书法审美标准,并结合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《丧乱帖》等作品,梳理其历史演变脉络;田沐阳同学围绕《古代字体论稿》,以颜真卿与徐浩的书法实践为线索,探讨了唐代书法在法度严谨中体现的人格力量与时代精神;魏宇华同学深入剖析王僧虔“书之妙道,神采为上”美学思想,阐述其对当代书坛重形式轻内涵现象的反思与启示;李钰婷同学结合《中国美术史》,围绕“书画同源同法”议题,考察了宋代文人画与书法的互渗关系,揭示笔墨背后共通的审美理想。


分享结束后,各位老师展开了讨论点评。老师们结合苏轼《寒食帖》创作时的境遇,强调书法中“情感表达”的重要性;并围绕傅山“宁拙毋巧,宁丑毋媚”的审美主张,引导学生突破技术桎梏,理解书法的多元价值。同时,针对分享内容,老师们提出建设性建议,师生围坐畅谈,氛围轻松融洽,真正实现了“轻松交流、思想共创”的初衷。


活动最后,曹亚彬院长对本次交流进行总结。他肯定了同学们汇报的用心与深度,指出读书社不仅是“输入知识”的平台,更是“输出思想”的渠道,鼓励学子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深耕书法文化,积极参与后续活动。本次首期活动的成功举办,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互动,激发了全院学生的阅读与研究热情,为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标志着桐荫读书社迈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一步。
